科技绘画作品飞船(太空飞船科技画)

三个“反常”现象出现,个个令人振奋,这就是今非昔比的中国科技!第一个现象,外媒纷纷怒赞中国航天技术迈上新台阶。新加坡《联合早报》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回家”,意味着中国空

三个“反常”现象出现,个个令人振奋,这就是今非昔比的中国科技!

第一个现象,外媒纷纷怒赞中国航天技术迈上新台阶。新加坡《联合早报》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回家”,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画上圆满句点。美国太空网站称,中国航天技术进步,正鼓励和推动青年一代从事科研工作。肯尼亚专家表示,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表明了航天科技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中国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

对于中国航天,以前不少媒体的报道都喜欢强调“中国取得空间站的成绩是在美国封锁之后”。言下之意,即使取得了进步,也是美国封锁的功劳。这种阴阳怪气的报道,如今正在消失,背后原因是越来越多的青年专家,正创造中国航天的优势。比如量子通信、软着陆技术、射电望远镜、组合动力飞行器技术等。可以说,中国后发优势正愈发明显。

第二个现象,日媒称“中国或称为电动汽车世界工厂”。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迅猛,全球电动汽车产量的60%来自中国,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远超排名第二的德国,遍及欧洲、亚洲市场。要知道,日本作为汽车强国,曾坚定地认为氢能源车才是趋势,也掌握了氢内燃机80%的专利。如今却开始点赞中国电动新能源,因为中国电动新能源确实创造了电车使用成本低、安全性高、充电快等特点,加上充电桩越来越普及,中国新能源正实现弯道超车。

第三个现象,中国家电在国内外大受欢迎。最近两年,中国制造大受老外欢迎,不少老外靠着开箱中国制造便可大火。许多老外网友也表示,实惠又好用。国内销量也非常火爆,仅线上数据就可以见冰山一角,国内平台唯品会的数据显示,包括洗地机、空气炸锅、果蔬清洗机等智能小家电在平台大卖。今年一季度,果蔬清洗机销量同比涨幅1600%,来自年轻人的订单增幅增加31倍。

要知道,过去家电行业的霸主,基本都是日本和德国企业。不仅是老外,国内消费者也基本认为中国制造不能和进口的相比。那是因为过去进口的不仅专利多,工艺外观也更好看。可是如今在制造产业升级后,中国家电正让越来越多人刮目相看,许多日本家电企业也已被中国企业收购。

其实,无论是航天、汽车这种高端制造,还是家电这些中低端制造,它们越来越被别人“反常”看待,就越说明了中国制造的改变之大。而接下来,随着国内“高精尖”产业在国内争相落地和生产,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领域,中国会掌握更多话语权,推动中国制造迎来更高水平发展!

游走苏州博物馆的一幕幕,是科技带来的震撼,超清超大的屏幕,孩子画的飞船,传上了苏州的上空,上百种蝴蝶翩翩起舞……

谢谢您的回复及点评。 多枚箭体连接成宇宙飞船,只是一种初略设想。具体设想是否能够成立,取决于未来科技发展水平。美国马斯克设计的星舰飞船直径为9米,不也一直在失败中继续努力。 至于9个箭体组成的宇宙飞船的制控中心,当然是由9箭体居中心位置的中心箭体来做主体制控平台。而9箭体火箭向空中推进方面,在一定间距多箭体动力能源推进下,这应该与马斯克的星舰飞船的运力及推进的效果差不多,但又可能还没有马斯克设计众多发动机及运载结构那么的复杂。 至于@谁,这好像是互联网平台游戏规格允许的。您这不也在@给我,我这不也在回@您。//@冰河时代的猎人:这种通过多枚火箭并联 以达到提高推力的设计想法 半个世纪前就有了,难度在于如何精确控制这些火箭共同工作。所以你自己画着玩就行了,发到网上还@一堆头条号?就这?不怕被人嘲笑吗?谁不知道捆绑并联多枚火箭的好处?

公民肖宇之

《九舰宇宙飞船初略设计草图》 (如图)图例解释: 一、中心箭体直径为3米,其他8个火箭体直径为2.5米,8个火箭体与中心火箭走廊连接部为0.5米,即整个9舰宇宙飞船合体直径为9米。 二、九舰宇宙飞船整体高度100米左右,并将各宇宙飞船舰体分为各为50米左右的上下两个部分,舰体上面部分为载人员及货物等,舰体下面部分为动力发动机及火箭点火部等。 三、如果将整个宇宙飞船研制为1个高100米左右及直径为9米的宇宙飞船火箭体,或不如将其分解成9个宇宙飞船火箭体,这样或能更好平衡宇宙飞船及助推飞行速度,以及缓解或解决宇宙飞船发动机运力不足的缺板及弱点。 四、如果这种9舰连体的宇宙飞船,有某种可以科学实验的意义或价值,那么或可从实验用的浓缩模型设计初样来进行试验。如果科学实验试验能够获取某些成果及可用科学数据,再逐步放大比例制成继续实验用模型进行试验,直到各项实验科目及技术参数及指数合格,然后再相应研制一定规格尺寸九舰连体宇宙飞船向太空试飞。 个人观点,仅供网友们参考。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大学 @中国军网 @中国军号 @人民武警 @

#航天# #科学燃计划#

西班牙佬开脑洞随便画的中国载人登火飞船,我相信他已经很尽力想画好的,不要怪他手残。

再说一遍,2021年到2045年之间,我国不太可能开展除了载人登月之外的地外星球载人任务。

【#画里有话#】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今天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出差辛苦了”“欢迎回家”“向中国航天致敬”……网友们纷纷送上祝福,#欢迎3名航天英雄凯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七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90天“太空出差”的新纪录,让人振奋;航天技术的进步,更让人自豪。多年磨砺,一朝惊艳。正是无数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奋力攻关,让航天梦想离我们又近了一步。一位航天人说得好,“航天人的梦想很近,抬头就能看到;航天人的梦想也很远,需要长久跋涉才能达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是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也是航天事业发展带给我们每个人的启示。#神舟十二号返回#

1961年,她亲手计算出“水星计划”中航天飞船的轨迹,计算了一个世纪的一切。她是黑人出身,却被称为美国女版华罗庚。

她就是凯瑟琳,大家都叫她“人肉计算机”,她是开拓者,也是传奇。NASA里如果有人有问题,他一定会建议你去找凯瑟琳问问。

凯瑟琳6岁时,老师直接让她上了二年级,刚过了两年,她又连跳了两级,成了六年级的学生。

年仅14岁的凯瑟琳高中毕业了,她拿着全额奖学金,迈进了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门槛。

拥有如此强大的头脑的她,很快学完了数学专业的所有课程。之后,老师为她一个人设立了一门高级学术课程:解析几何学。

毕业时,18岁的凯瑟琳还拿到法语双学位。

1938年,因着美国通过某项裁决:如果一个州只设一所有该专业的院校,则不得根据种族限制只录取白人。

凯瑟琳因此成为了第一批某大学研究院的黑人学生,也是这里唯一的黑人女学生。

本以为可以更深入地学习她热爱的数学,可是,因种族歧视造成的差别待遇,无论是凭借最高院的裁决,还是依靠她聪明的头脑,都不能被消除或忽略。

最终,迫使凯瑟琳只得黯然离开了研究院,离开了她最爱的数学。

回归到家庭的凯瑟琳,很快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过着普通黑人女孩一样的生活,日复一日。

“我计算了一切,我计算了通往道路的台阶,通往教堂的台阶,我洗过的碟子和银器的数量……可能可以计算的一切。我做到了。”

她对数学的痴迷和天赋从未改变和磨灭,也终于等到了机会敲门。

随着美苏“太空竞赛”的开始,NACA(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SA的前身)急须计算人员,而且不限肤色。

于是,在家人的支持下,通过长达一年的测试,凯瑟琳在1953年正式成为了NACA的计算员。

十几年的主妇生活,并没有磨灭凯瑟琳的意志和能力,她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而且用事实证明,自己比当时的许多男同事更优秀。

可尽管如此,由于凯瑟琳的肤色和性别,还是让她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

她就像一个被隐藏起来的人,在全是白人男性工程师的小组一直被受歧视,自己耗时完成的工作报告总是被署上别人的名字。

凯瑟琳做着最核心的工作,却拿着最少的薪水,享受最差的待遇。但这一次,她决定不再逃避。

她每一天都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忽视对方轻慢的态度,只要不清楚地就追问到底,她上交的报告,不管是否能通过,都署上自己的名字。工作认真出色,不放弃任何机会。

渐渐地,凭借着学识、能力以及工作态度,她逐渐获得了上司的肯定和重用。

在NASA工作的33年,凯瑟琳几乎参与了所有的重要航天项目:著名的水星计划,凯瑟琳计算了“自由7号”的运行轨迹;约翰·格伦在完成首次环绕地球的太空飞行前,指名要凯瑟琳验算后才能出发。

2015年,凯瑟琳获得了美国总统自由勋章,2016年,NASA以凯瑟琳·G·约翰逊为兰利研究中心的计算大楼命名,以表对这位黑人女数学家的尊敬。

2020年,101岁的凯瑟琳,走完了她一个世纪的传奇人生。一辈子很长,可一切都在计算当中,她做到了,她不再被隐藏。

作者:果心

编辑:洛子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浪科技

#人物##打开眼界#

#“神十二”启程返回面临哪些挑战#

返回技术最主要的就是耐高温和定位,要保证人员安全,不能像流星一样烧掉,这方面老美的航天飞机和我们的飞船的隔热水平都是达到要求的。你看,人都活着嘛,机、船也都没烧透。

和中俄的一次性罐罐差不多,最早的老美的水星系列飞船,也是个罐罐,地球上画个圈,回来时“嘭“的一声掉海里,后来想这样太暴力了,整个会滑翔的吧,里面坐着的人也不至于提心吊胆的,回来时像砸蛋一样,于是就有了带翅膀的航天飞机。自从有了这滑翔机,空间也大了啊,能一块上天的伙伴也多了啊,携带的设备也多了啊,就是舒服,欧美就是讲究享受。而中俄呢,对人文方面的关怀着重的一直就不多,那就继续砸吧。

从此由于思路的差别,导致载具的差别,最终导致返回方式的差别。中俄美返回时都过了被烤糊的危险后,带翅膀的该滑哪儿滑哪儿,没翅膀的该掉哪儿掉哪儿。

那为什么中俄不想搞飞机吗?

想啊,这两样东西看着给大众带来的心理感觉就不一样啊。

一个像天使一样会飞,多高贵~ 一个像被抛弃的蛋蛋,多憋屈~

同样是冒着烤糊的危险回来的,一个是从舷梯走下来的,一个爬出来的,这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事实上,上去决定下来,多花钱造滑翔机也行,可你怎么送上天呢?大推力火箭没有,造出来竖在航天发射场上不了天,还谈什么高贵的滑翔飞回来啊!这方面研究还是要花钱。

综合国力一算,会计说这数字太大了,算了,能安全上下就行了,重点是在太空里的活动,而不是来回路上的颠簸。

现在美国的航天飞机也全部退役了,维护成本和安全成本太贵了,性价比不高,总共没几架还爆了两架,损失的人才最为可惜,让人悲痛。

第一个吃梨子的人给出了经验,中国也不会再走航天飞机这条路了,以后大家还是得看砸蛋这个表演好多年... #神十二航天员回家#

【画重点,敲黑板,航天工程很烧钱!】但中国航天没有一分钱是多花的。神十二返回前,进行“径向交会”试验,就是用好每一枚“铜板”的最好体现。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9月16日8时56分,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天和号核心舱分离。

接下来进行飞船绕飞与径向交会试验,时间从上午10时40分开始,持续到下午1时30分左右。

在这之前,无论是神舟飞船还天舟货运飞船,都是水平交会对接,即飞船与天和号核心舱在一个水平方向上的交会对接。

水平的交会对接,就如我们步枪打靶。

径向交会对接,就如我们用枪往天上打飞鸟。

两者之间,谁易谁难,高下立判。

至于为什么非要进行“径向交会”,先卖个关子,等会再说。现在先说说这次神十二“径向交会”的过程与步骤。

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分离后,从组合体上方撤至后方2公里处,然后掉头180°,轨道舱在前,推进舱在后,从组合体下方穿过,到达1.5公里的中瞄点。

这时,神舟十二号开始抬头,当飞船距离核心舱径向对接囗约200米的位置时,飞船已竖起90°,与组合体呈垂直状态。在飞船竖起的过程中,船体也随着完成转身180°调姿。

就像一个人,在躺着到站起来的过程中,同时转身180°,站起来后从头朝南转为头朝北。

这个难度大吗?大,很大!很大!

更难还在这里:

由于轨道运行特性,神舟12号要精确地保持对接位置并逐步靠近,不允许有超过10厘米的误差。

在中国所有的航天器中,只有神舟飞船有这样出神入化的特异功能!

能耐如此之大,全仰仗于神舟飞船有一颗无比聪明的大脑——GNC。

GNC系统具有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的作用,它承担着飞船从起飞到返回的全部运动控制任务,因此GNC系统越优化,飞船就越“聪明”,越敏捷。

神舟飞船的GNC系统,它能够在零点几秒的时间内自行判断运行轨迹,并相应做出姿态调整。

但即使如此,径向交会试验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考验,它的难点在于:

1.在径向交会时,神舟十二号要不断调整姿态。如何能使飞船姿态保持稳定,并且还得与核心舱对接囗对得准,是科研人员解决的一项难题。

这很好理解,比如水平交会就是人在仰泳,可以一动不动,也不会下沉;而径向交会则是踩水,双脚必须不断扑腾才能保持不沉。在不沉的同时,还必须保证天上落下的帽子正好扣在头上。

2.径向与前向对接和后向对接,它光照条件可能也不一样,这些反射特性对交汇对接肯定有影响。如果看不清楚标志点,测量精度会有很大的影响。

3.要保证在姿态机动的过程中敏感器信息不丢,敏感器在姿态不调整的过程下,它保持姿态测量难度要大一点。

敏感器可以理解为装在飞船上的眼睛,飞船就是靠它来判断自己的姿态和位置,然后传输给大脑GNC大脑。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次神舟十二号只进行交会试验,不对接。目的就是验证敏感器的性能。它飞到节点舱下方19米保持点保持5分钟,然后撤离。

【敲黑板,划重点】神十二为什么要进行径向交会试验?

因为神舟十三号升空后,是径向交会对接。神十二进行这项试验,是为神十三交会对接作数据积累以及天地一体测控的经验积累。

在完成径向交会试验之后,神舟十二号将撤离到距离核心舱下方200米的位置,之后将再次绕飞到核心舱前向,完成返回前的最后一项任务。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控技术组组长杨海峰介绍:从从径向200米保持点绕到前向400米,这是一个功能。

我们正常情况下不会走这个绕飞模式,但是应急情况下可以用,对应急功能也提前验证一下。

都说载人航天是项无比烧钱的工程,但我们中国航天每花出一分钱,都会千方百计发挥一分钱的最大效用,做到“一物多用,物尽其用”。佩服[赞][赞][赞]

比起美国为研制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花费100亿美金的故事,我们要更加尊重中国航天人,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具事业心的群体。向他们致敬![赞][赞][赞]

我是江南好zj,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非常感谢!

#我要上微头条# #神舟十二号撤离空间站# #神舟十二号进行径向交会试验# #神舟十二号明天返回地球#

#龙珠#给龙珠新画的几页——悟空是如何离开娜美克星的

击败弗利萨后,娜美克星即将爆炸,悟空不知所措,喊了一声可恶,突然他注意到底下有一个贝吉塔当初乘坐的飞船,悟空瞬间移动到飞船面前,冷静的做进去,然后按下开关,飞船的门关上,飞出了娜美克星,娜美克星爆炸。

此时,界王没有感知到悟空的气息,大家都以为悟空死了,乐平伤心欲绝。在飞船里,悟空恢复成了常态,这一战太累了,悟空也不知道这飞船会飞到哪,总之先好好睡上一觉。

后来大家都知道,悟空去了亚德特拉星,一年后,大家才得知,悟空并没有死去。

这几页的分镜不错吧,一目了然,画工另说,嘻嘻!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伦敦上空出现了许多飞艇舰队,它们朝着市区一阵狂轰滥炸,这些可怕的庞然大物给伦敦市民留下了心理阴影。

这便是名噪一时的“齐柏林飞艇”(图一),由德国工程师斐迪南·冯·齐柏林设计建造。

说起飞艇的发展,最早要追溯到1670年,一位名叫特尔齐的意大利数学家,因为特别向往能飞上天空,所以设计出一张飞行器图纸,这是最早的飞行器设计图(图二)。

113年后,法国造纸商孟戈菲兄弟将一个热气球放飞到空中,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飞行器。

10天后,续航能力更强的氢气球升空,但是始终有一个问题却无法得到解决,这些能飞的气球都无法控制飞行的方向。

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得人类的“飞行梦”更近了一步。法国蒸汽机制造先驱亨利·吉法尔将蒸汽机运用到了飞艇上,飞艇的速度和控制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然而真正让飞艇走上成熟化发展道路的是前文提到的斐迪南·冯·齐柏林,他用金属做支架固定顶部的气囊,还将其分为17个区域。

经过多次调试,终于在1914年将“齐柏林飞艇”送上了天空。德国军方看中了这个飞艇的威力,便大批采购,组建起一支飞艇舰队。

随后,“齐柏林飞艇”被派往英国伦敦实施空袭轰炸,虽然炸毁了一些城市建筑,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终究由于其体型巨大的缺点,被英军士兵用燃烧弹和火箭筒击落。

此后,由于飞机的崛起,“齐柏林飞艇”逐渐退出军事领域,转而成为商业化的产品。

1928年10月,庞大的“齐柏林伯爵号”飞艇(图三),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纽约,全程9900公里,20日后又安全返回德国。此次成功,使得齐柏林飞艇公司感觉到了商用飞艇的巨大发展前景。

于是,他们又建造了一艘更大的“兴登堡号”飞艇,内部装修极为豪华。

然而正当德国人翘首企盼“兴登堡号”带来帝国骄傲时,悲剧发生。1937年5月6日,“兴登堡号”飞艇在降落过程中突然燃起了大火,这场震惊世界的灾难为飞艇商业旅行画上了句号。

现在,飞艇已经完全被飞机取代,曾经的天空之王被应用于大气平流层,与卫星一同“监视”着地球。

它在新的领域继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在实现对地观测、天文研究、高速通信等领域负担重要使命。

#空难#

喜欢更多有趣历史的,快来关注@晨辉聊历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efeihuajia.com/article-1-42769-0.html

(99)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请告诉我们。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 2023-03-08

科技绘画作品飞船(太空飞船科技画)相关推荐

    22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您关注的是儿童画画图片大全《科技绘画作品飞船(太空飞船科技画)》话题,敬请收藏。